读醉行走日志——红寺堡子产区

读醉行走日志——红寺堡子产区

读醉酒庄指南 2022-05-17 来源:读醉酒庄指南
读醉行走日志——红寺堡子产区

为了完成《读醉·宁夏酒庄指南(2020-2021)》的编写工作,2021年3月,我们最先踏上了去往红寺堡的路,彼时刚下过一场雪,银川的雪即下即消,随着车慢慢驶进红寺堡,山丘沟壑便一整银装相迎。

 

这里的风是凛冽的

除了惊讶于红寺堡的积雪有3-5厘米厚,冷就是最直观的感受了。这里位于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地理标志保护区的最南端,失去了贺兰山的阻挡,强劲的大风一贯是红寺堡种植农作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。

 

以红粉佳荣酒庄为例,因所处之地海拔较高,又靠罗山较近,风沙大,土地极为干旱。在酒庄成立初期,为了让葡萄根能够扎根,酒庄以深入地下数米的位置为水平线平整土地,葡萄园的种植方式也借鉴梯田的形式;

 

红寺堡凯仕丽酒庄,建设至今已有20余年,在苍凉荒芜的西北大地上耕植着绿洲之梦想,如今,近十万亩葡园郁郁葱葱。大概是被这里人们的淳朴所感染,那凛冽的大风在临近这片土地上时也变成了绕指柔:强劲的风力增加了蒸发量,从而让红寺堡的年蒸发量轻易地超过2000毫米,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率,这为当地的有机种植创造了条件。


这里是中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区,是国内扶贫项目的典范。一群人走进这里,黄沙漫天、满目荒凉,没有去欣赏“大漠孤烟直”的兴致;一群人扎根这里,黢黑的脸庞、布满老茧的手,换来了超过十万亩孕育梦想的葡园,终能举起酒杯,敬“长河落日圆”。

 

 

这里的酒庄是多样的

红寺堡产区目前已建成18家酒庄,风格迥异的酒庄在这里呈现出包容祥和、共同进步的景象。一众酒庄在红寺堡这片荒漠戈壁滩上种植好葡萄、酿造着优质的葡萄酒,为当地的税收和“脱贫致富”贡献了极大的力量。他们坚定地相信这里的风土、响应国家的政策,让一望无垠的荒漠戈壁滩,一步步变成现在的“中国葡萄酒第一镇”——红寺堡。

 

这里的民风是淳朴的

红寺堡大部分酒庄的工作人员都是“移民人”,在葡萄酒产业建设之时进入葡萄酒行业,不懂就学、不会就实践,种植、观测、酿造等工作,熟悉之后迅速上手,成为酒庄不可或缺的一份子。他们怀揣着对葡萄酒行业的好奇和喜爱,解读着风土和葡萄酒的密码;他们淳朴热情,西北风情的酒庄风格、豪爽务实的酒庄庄主、憨厚专业的酒庄酿酒师、不拘小格的酒庄工作人员……

 

“黄河水甜,共产党亲”,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工程——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(“1236”工程)为红寺堡带来了无限生机,不少酒庄为了感念国家好政策,都以引黄灌溉政策为理念酿造了纪念酒款。

 

这里的荣誉是沉甸甸的

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红寺堡子产区,种植葡萄10余万亩,年产葡萄酒800万瓶,实现年销售收入4—5亿元以上。培育形成了红漠、千红裕、戈蕊红等40多个品牌。2017—2021年,红寺堡产区的葡萄酒连续5年获得布鲁塞尔大金奖,获得各类金奖103个、银奖113个……


我们走进红寺堡的酒庄,与庄主酿酒师交流,听他们拓荒种植葡萄园、建设酒庄的故事,与他们一起感叹种植酿造的辛苦,也与他们一起开心产区和酒庄的成长和所获得的成就。

 

在这里,我们感受着自然的力量,也感受着人的坚韧。就像这里的葡萄酒一样,我们折服于强劲坚实的风格,也醉在柔顺清新的果香里。

 

所以红寺堡的味道到底是什么呢?

时间的浸润已经让这里有了沉淀,

你来品尝,就会知道答案。

 

最后,感谢我们在红寺堡采编拍摄期间,红寺堡产区协会工作人员为我们全程协调采编行程,感谢所有酒庄的接待与配合!感谢我们团队的每一位付出努力的小伙伴!